LOGO OA教程 ERP教程 模切知识交流 PMS教程 CRM教程 开发文档 其他文档  
 
网站管理员

[点晴模切ERP]成本核算,为啥要懂工序、工艺?

admin
2025年4月21日 21:7 本文热度 64


文/杨逸林

工序&工艺

某次年审,在电子厂盘点存货,车间主任老张拿着工艺流程图吐槽:"财务部核算成本就知道要BOM表,这机器换刀头的时间差能差出三成良品率,账上怎么就没见调过?"


这话真是戳心窝子了。可不是嘛,做成本核算总盯着材料单耗、人工费率这些,可流水线上某个工位换模时间多出五分钟,可能就让整条产线多烧掉一台空调的电费。


这哪里是成本核算,分明是"玄学算命"。问题出在哪儿?答案很简单:不懂工序,更不懂工艺


成本会计要是看不懂工艺路线图,就跟外科医生不会看CT片子似的,表面上数据光鲜,内里病灶早扩散了。


工序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步骤,比如汽车制造中的冲压、焊接、涂装;比如做陶瓷杯要经历练泥、拉坯、修坯、上釉、烧制。


工艺则是实现工序的方法、完成这些步骤的技术规范,比如焊接时的电流电压参数;比如修坯可以用手工也可以用自动化机械。


不要小看这两个词,它们直接决定了成本核算的颗粒度


先说说工序,它可不是简单把生产步骤排个序就完事了。


之前审过一家做智能水表的公司,他们的核心工序是注塑成型,财务部按传统方法把注塑机折旧摊到每个水表壳上。可我去车间转悠发现,模具更换频次高得离谱——因为要生产30多种不同规格的表壳,每次换模都得停机两小时。


技术主管王哥给我算过细账:每次换模要2个技术员忙活,注塑机空转的电费顶得上小半个车间的照明,更别提耽误的产能。


可这些成本全被揉进制造费用里按工时平摊,结果导致大批量常规型号实际成本被高估,而小批量定制型号反而显得"物美价廉",市场部拿着失真数据拼命接定制单,年底毛利率直接塌方。


这就是典型的不懂工序特性引发的成本扭曲,后来我们建议他们引入作业成本法,单独核算换模作业成本,才算把这块脓包挤干净。(参考文章,一文搞懂“作业成本法”


再说工艺参数的门道,这可真是暗藏玄机。


前阵子接触过一家汽车零部件厂,他们的机加工车间有台价值千万的德国机床,工艺卡上写着"车削转速1700r/min"。


财务小姑娘按标准工时核算没问题啊,可实际上老师傅们私下都把转速调到1800,为啥?因为这样每个工件加工时间能从90秒压缩到82秒,日产量能多出32件。


但没人告诉财务部,转速提高带来的刀具磨损加剧,原本能用300小时的刀片现在200多小时就得换,更别提机床主轴寿命可能折损三成。结果账面上直接人工是省了,可间接材料和维护费用蹭蹭涨,成本结构完全失真


后来我们拿着设备日志跟工艺文件对账,这才发现工艺执行偏差导致的隐性成本,硬是把理论毛利率砍下去5个百分点。


还有更绝的,某制药企业的冻干工序,工艺规程明确要求预冻阶段降温速率不得高于1℃/min。可生产部为了赶交货期,偷偷把速率提到1.5℃,想着反正最终产品质量检测合格。


财务那边按标准工时核算冻干成本美滋滋,哪知道这么一搞,冻干机压缩机要多工作40分钟,干燥仓的硅油密封圈因为热胀冷缩加剧,更换周期从半年缩到四个月。


更严重的是,加速降温导致部分药品晶型结构改变,虽然当下质检合格,但储存期稳定性数据异常,后来整批货被召回时,隐藏的质量成本把一个月的利润都吞了。


所以说,工艺参数不是技术部门自嗨的数字游戏,每个小数点都牵着成本神经。


成本会计按标准成本核算时,上面那些超额损耗全塞进制造费用吃大锅饭,导致成本界限模糊,定价策略完全失灵。


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嘀咕:咱又不是工艺工程师,管这么细有必要吗?这话放在二十年前可能成立,但现在可不一样了。


工序流程、工艺参数直接挂钩资源消耗时,成本会计要是看不懂这些数据背后的工序逻辑,连差异分析都无从下手。


这些年在车间穿梭的经历让我总结出成本核算的三重境界:第一重看数字勾稽,第二重看流程节点,第三重看工艺基因。


理解工序工艺不是要会计变成工程师,而是要建立成本流动的立体认知。就像玩乐高,只见成品不见拼装顺序,永远算不清真正的成本。(参考文章,成本会计,怎么深入车间?


话说回来,业财融合也不是让咱们去抢工艺员的饭碗。就像前年辅导过的一家服装厂,他们的成本会计小陈发明了"工序成本快照法":每次工艺变更时,拉着IE工程师和车间主任开三方会,把变动涉及的工位、设备、人员、能耗的变化量转化成成本参数。


比如缝制工序从单针改双针,不只是效率提升13%这么简单,还要算针头损耗率变化、电机负荷增加导致的维修频次、甚至车间排风系统要多开半小时散纤维尘。这套方法落地后,他们的成本预测准确率从72%提到89%,连厂长都说这是"用财务翻译了工艺"。


说到底,成本核算就像给企业做动态CT扫描,光会看报表数字就像只看X光片,非得结合工艺流程图、车间日志、设备运行数据这些"核磁共振影像",才能诊断出成本的真实病灶。


下次再去车间别光盯着存货标签,多看看设备仪表盘上的参数,跟老师傅聊聊工序卡壳的痛点,说不定就能从成本数据的冰山底下,捞出价值百万的真金白银。


毕竟在这个连螺丝拧紧扭矩都要计入质量成本的时代,成本核算要是还停留在纸面数据,那可真是捧着金碗要饭了。


阅读原文:原文链接



点晴模切ERP更多信息:http://moqie.clicksun.cn,联系电话:4001861886

该文章在 2025/4/22 17:27:22 编辑过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
点晴ERP是一款针对中小制造业的专业生产管理软件系统,系统成熟度和易用性得到了国内大量中小企业的青睐。
点晴PMS码头管理系统主要针对港口码头集装箱与散货日常运作、调度、堆场、车队、财务费用、相关报表等业务管理,结合码头的业务特点,围绕调度、堆场作业而开发的。集技术的先进性、管理的有效性于一体,是物流码头及其他港口类企业的高效ERP管理信息系统。
点晴WMS仓储管理系统提供了货物产品管理,销售管理,采购管理,仓储管理,仓库管理,保质期管理,货位管理,库位管理,生产管理,WMS管理系统,标签打印,条形码,二维码管理,批号管理软件。
点晴免费OA是一款软件和通用服务都免费,不限功能、不限时间、不限用户的免费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。
Copyright 2010-2025 ClickSun All Rights Reserved